七子之歌是谁写的
七子之歌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所作,目睹西方列强占领祖国的七块地方后 ,闻一多先生在悲愤交加之中写下了七子之歌这首诗。这七块地方分别是香港、九龙岛 、广州湾、威海卫、旅顺大连港 、澳门、台湾 。香港,1840年虎门销烟后,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最终以清政府失败而且割地赔款而告终。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写的。以下是关于《七子之歌》的详细信息:作者:闻一多,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 。创作背景:该组诗创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美国留学。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 ,共七首,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被选做澳门回归主题曲。
《七子之歌》是现代诗人闻一多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此诗以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澳门、香港 、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 、旅顺和大连等七个地方,渴望自由和脱离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的强烈愿望。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许多人都醉生梦死 ,苟且偷安。
七子之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七子之歌》中,诗人不仅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怀念和赞美之情,还表达了对那些掠夺这些地区的帝国主义列强的深切诅咒。他用激烈的语言揭示了列强的侵略行径 ,揭露了它们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情感上的呼唤,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通过诗篇表达了对被列强占领的七块中国领土的深切思念和祖国的热爱。这七块地方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 、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顺大连 。诗中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每个地方比作一个孩子 ,哭诉他们的困苦和对母亲(祖国)的渴望。
《七子之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眷恋的情感。《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众多诗篇中的重要篇章,创作于1925年3月,1925年7月4日载于《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 ,后《大江季刊》和《清华周刊》相继作了转载 。
《七子之歌》全部的资料
《七子之歌》概述 《七子之歌》是一首具有浓厚爱国情感的诗歌,共七篇,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七子之歌》的全部资料概述如下:创作背景与作者 作者:近代诗人闻一多 。 创作时间:1925年。 主题:展现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将被列强割让或租借的澳门 、香港、台湾等七个领土比喻为失散的七个孩子,倾诉远离母土、遭受异族统治的苦楚,表达对祖国的深深怀念和渴望回归的哀愁。
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 ,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七子之歌的作者是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共七首民族主义爱国诗歌 ,题材分别包括当时中国割让予列强的七块殖民地/租借地:澳门 、香港、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九龙、旅顺及大连。创作背景——自晚清开始,中国屡次受列强侵略 。
《七子之歌—澳门》的特别提及 词曲作者:词作为闻一多,曲调由李海鹰创作。 演唱者:容韵琳。 流传与影响:在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广为流传 ,成为庆祝澳门回归的重要歌曲 。2019年,被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优秀歌曲之一,彰显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写的。以下是关于《七子之歌》的详细信息:作者:闻一多,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 。创作背景:该组诗创作于1925年3月 ,当时闻一多正在美国留学。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 、台湾、威海卫、广州湾 、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 。
“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怀祖国之哀忱 ” ,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
《七子之歌》的作者是闻一多 。闻一多是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诗人和学者。他在1925年3月于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七子之歌》这一组诗作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